编办概况

舟曲县抗旱防汛指挥部办公室

【来源: | 发布日期:2015-04-27 】 【选择字号:

事证第   162302300154 

 

 

 

 

 

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

 

  2014  年度)

 

 

 

 

 

 

单 位 名 称

舟曲县抗旱防汛指挥部办公室

 

定代表

 

 

 

 

 

 

 

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制

 

《事业

单位

法人

证书》

登载

事项

单位名称

舟曲县抗旱防汛指挥部办公室

宗旨和

业务范围

单位的宗旨:以人为本,及时掌握和发布雨情、水情,确保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单位的业务范围:负责全县汛情、旱情和灾情掌握和发布,指导、监督重点河流、乡镇防汛演练和抗洪抢险工作。

   

舟曲县峰迭新区林业大厦六楼

法定代表人

高战胜

开办资金

10(万元)

经费来源

财政补助

举办单位

舟曲县水务水电局

资产

损益

情况

净资产合计(所有者权益合计)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0

10

网上名称

舟曲县抗旱防汛指挥部办公室

从业人数

9

对《条

例》和

实施细

则有关

变更登

记的规

定的执

行情况

本年度我单位认真学习了《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 》,严格按照《条例》和《实施细则》的要求规范运作,及时申请年检,规范使用印章、证书。我单位并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条例》及《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业务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工作,没有涉及超办理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根据省抗旱防汛指挥部办公室、省旱汛办发电[2014]108号文《关于做好2014年抗旱工作总结的通知》的通知精神,现将我县2014年抗旱工作总结如下: 舟曲县地处祖国大陆中部,位于甘肃省东南部,介于东经103°5130?104°4530″,北纬33°13?34°01′,东临武都县,北接宕昌县,西南与迭部县交界和四川省的九寨沟县接壤,海拔高度在1173?4504米之间,东西长99.4公里,南北宽约88.8公里,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总土地面积3009.98平方公里(451.48万亩),2012年未耕地面积14.29万亩,其中山地12.84万亩,川地1.45万亩。气候属暖温带湿润区,具有明显的季风气候,由于地形复杂,高差悬殊,气候垂直变化差异很大。“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气候特征明显。年平均气温14.4℃,极端最高气温38.5℃,极端最低温度-10.2℃,全年无霜期平均为223天,年日照时数为1842小时,陆地蒸发量为1972.5mm,年平均降水量400?800mm左右,高山降水比较充足,随海拔的下降降水量逐渐降低。春冬季节降雨(雪)量少而不均,秋季阴云多雨,高山地区易受涝灾。总之,舟曲县一年四季灾害比较频繁,主要有旱、虫、洪涝、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尤以旱灾对农业生产威胁最大,生态环境非常脆弱,恢复建设的任务十分艰巨。 干旱是我县农业生产上主要的灾害性天气之一,对农业生产的危害较大。具有频繁性,有十年九旱之称;严重性,干旱灾害受季节的影响较大,主要有春旱、冬旱、伏旱、秋旱,特别是春季的14月份,形成严重春旱,春旱所占比重大,范围广,持续时间长,冬旱次之,秋旱较少,三次旱灾中必有1次大旱;周期性,据历史资料分析,平均两年一小旱,九年一大旱,俗称“三年一小旱,十年一大旱”。 一、水情、旱情和灾情 舟曲县1-9月累计降水量为427.9毫米,比历年同期累计降水量370.5毫米偏多57.4毫米,达115.49%。相比历年月平均降水量,今年4578月份降水量较多。 我县境内降水较少且时空分布极为不均,有效降雨量少,降水多为短时强雷降雨天气,加之我县山高坡陡,土壤保水能力差,高温炎热日数多,蒸发量大。今年我县出现了两次较大范围旱情。第一次是春旱,今年我县春旱比较严重,1月下旬至3月上旬, 降雨仅为9.4mm,比历年同期19.9mm偏少47%以上,达到伏旱标准,持续干旱导致曲瓦、立节、巴藏、城关、江盘、坪定、南峪、大川、果耶、东山、丰迭等乡(镇)高半山和半山阳坡地的小麦、洋芋、青稞、蚕豆、油菜、蔬菜等作物受到不同程度的危害,部分农作物大面积枯死。给小麦的生长和春播工作一度造成大的影响,严重时受旱面积超过全县总耕地面积的1/3。第二次农田大面积的受旱是夏旱6月份,除白龙江沿岸一些区域土墒较好外,其它区域大部分农田受旱,主要分布在城关、江盘、南峪、大川、果耶、东山、丰迭等乡(镇)。受旱区域内10cm土墒值在713%之间,20cm土墒值在814%,严重影响夏种工作的进行。 分析今年不同时期受旱的主要原因:一是降雨偏少,气温偏高,蒸发强烈,即使在汛期仍有近二十天没有出现有效降雨。二是降雨时空分布不均,某一时期的某一区域基本没有有效降雨。三是没有节水设备、节水措施、节水机制,无法做到抗大旱、抗长旱的需要,还不能做到节水增效。四是旱情持续时间长、受旱程度重、减灾效益大。 二、抗旱救灾情况 鉴于上述情况,为了有效的解决当前的旱情、旱灾,尽量减少旱灾给农民群众带来的损失,县政府在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想方设法筹措了一部分经费作为抗旱应急保障之用,但是面对严重的旱情,毕竟是杯水车薪。加之当地群众生活并不富裕,群众抗旱手段有限,从而使全县大面积的严重旱情无法得到有效缓解。 (一)领导重视,及时组织发动。为了进一步落实好省、州抗旱防汛工作会议精神,旱情发生后,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召集民政、农牧、水电等涉农部门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安排部署抗旱救灾工作,县抗旱防汛领导小组组长还带领工作组深入田间地头,认真查灾核灾,慰问受灾群众,并积极组织群众开展抗灾自救活动。旱情发生后,临时抽调人员奔赴受灾最为严重的乡村进行抽水灌溉等抗旱作业,累计出动抗旱机具48台(套),出动抽水人员320人次,累计抗旱浇地1280亩,挽回粮食损失64万公斤,经济损失57.6万元;水利部门紧急抢修水渠、提灌等水利灌溉设施,力争把灾害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 (二)制定和全面实施抗旱预案。按照省、州防办的要求,结合我县实际,完善了县级抗旱预案,按照针对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的要求,根据降雨时空分布、自然地理特征、经济社会状况、水源情况和水利工程现状,提出解决干旱缺水问题的对策。面对严重旱情,县防办及时启动抗旱预案,针对不同水源和不同工程条件,采取不同的抗旱措施,使抗旱工作更加具有科学性,发动群众做好各项抗旱工作,取得明显的成效。 (三)增加投入,加强水源工程建设。组织群众大力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修复水毁工程,对现有河渠进行清淤、渠道衬砌和整修配套,因地制宜修建了各种投资少、见效快的抗旱应急设施。 三、存在的问题 1、部分涉农部门对抗旱工作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存在靠天等雨思想。 2、没有田间节水配套设施,灌溉水渠老化失修,造成一定程度的水源浪费。 3、大多数乡镇抗旱服务组织,由于抗旱服务设备缺失或损坏严重,不能充分发挥作用。 4、抗旱资金来源渠道少,资金缺乏,筹集难度大,对抗旱工作有一定的制约。 5、县防汛抗旱办公室人员少(兼职)、业务多,只能应付日常工作,难以满足抗旱减灾工作的需要。 6、抗旱服务队存在严重的机制缺失问题,主要表现在: (1)作为县级抗旱服务组织,从目前现状看,无论是在机械和人力,都无法满足当前抗旱工作的需要。为了增强我县抗旱工作的机动性和覆盖面,必须建立健全抗旱服务队。 (2)投入机制的缺失 一是抗旱经费投入不足。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对抗旱的投入不足,没有形成稳定的抗旱投入渠道。当旱灾出现时,上级主管部门及县政府只相应给予一定的抗旱补助,这对于我县面广量大的抗旱工作来讲,只能是杯水车薪,也影响抗旱服务队的建设和发展。因此建议上级主管部门进一步加大抗旱基础设施投入,提高抗旱能力,使抗旱工作拥有固定的资金来源渠道。二是资金规模效益小。在特大干旱年份,由中央和省下拨的补助经费绝大部分用于油电补助等一次性消耗项目,使用分散且一次性消耗,没有形成固定资产长期发挥效益。虽然有一部分也用于修建一些临时性小型抗旱设施和购置小型抗旱机具,但无规模抗旱能力,难以发挥较大作用。 (3)经营机制的缺失 由于我县抗旱服务组织自身能力弱,加之设备老化,抗旱服务所产生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是微不足道的。并且抗旱服务的对象主要是受旱区群众,在遭受旱灾特别是连续遭灾后,群众本身已损失严重,加上农业收益的滞后性,很多群众即使是愿意也没有能力去支付微薄的服务费。所以我县没有形成抗旱服务有偿收费的社会氛围,因此造成抗旱服务队得不偿失,更谈不上抗旱组织的发展与壮大。 (4)管理机制的缺失。正规化建设和规范化管理是新时期抗旱服务组织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抗旱服务组织长期健康良性运行的基础。我县抗旱服务组织内部机制不健全、管理不善,有关设备的使用管理、维修和养护制度、服务收费制度等一系列内部管理制度没有建立或没有得到很好地执行。从而使我县抗旱工作缺乏活力和动力。 四、今后抗旱工作对策及方向 1、积极搞好配套抗旱设施。一是因地制宜地增建各种抗旱应急设施,千方百计增加抗旱水源,提高抗旱能力;二是对现有抗旱设备定期进行检修、维护,确保随时抗旱使用。 2、牢固树立长期防旱抗旱思想。一是密切注视天气形势,做到情早发现、早汇报,抗旱早安排、早行动,争取主动。二是做好旱情及抗旱动态的信息统计和上报工作,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 3、思想上重视抗旱工作,进一步加强抗旱组织建设。 一是抗旱服务组织作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组成部分,必将在我县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与时俱进,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以服务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业结构调整为主线,以市场为导向,不断完善自主经营,自我积累,自我发展,及时整改抗旱服务组织的薄弱环节,进一步推动自身正规化、规范化建设。 二是面临着水旱灾害的双重威胁和双重压力,我们要立足防大汛、抗大旱不动摇,做到预防为主,既要抓好防汛准备,又要抓好抗旱准备,从思想上、工程上、措施上和组织责任上把握防旱抗灾主动权。县防办作为抗旱服务组织的业务主管单位,不仅要加强对抗旱服务组织的组织领导,更应该积极呼吁,争取各涉农部门对抗旱服务组织的重视和支持,在政策层面上给予倾斜,支持发展。 三是强化抗旱责任制。要象防汛一样,进一步明确各级各部门的抗旱责任,完善从县到乡镇的抗旱组织和抗旱责任体系,为农民提供及时、方便、优质、高效的服务。凡在抗旱中责任不落实、措施不到位,在抗旱标准内造成损失的,应实行问责制,追究责任。 四是加强抗旱管理能力建设。建立以墒情监测系统为主,综合水雨工情的旱情监测、分析、预警系统。按照科学性、可操作性的原则,督促做好各乡镇抗旱预案的编修,形成以各级预警及其响应为核心的抗旱应急管理体系,努力做到有力、有序、有效应对干旱灾害。加强各涉农部门抗旱能力建设,配备较充足的抗旱设备,充实得力工程技术人员,确保必要资金,增强抗旱手段,为抗旱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4、巩固现有灌溉工程,提高灌溉效益,扩大灌溉面积。灌溉工程是防旱、抗旱减灾最重要的基础,对全县19个乡(镇)水利设施我们进行了全面检查、登记,该扩建的发动群众想方设法多渠道筹措资金,进行扩建和更新,改善引水条件,扩大灌溉面积,充分发挥这些灌区的抗旱防旱减灾作用。 在下一步的抗旱工作中,我们将牢固树立长期抗旱、科学抗旱思想,不断的完善和严格执行抗旱预案制度,加强抗旱工程体系建设,搞好水源统一管理、科学调度、优化配置与节约保护,强化各项抗旱措施的落实,满足城乡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要求,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为加快我县小康社会建设进程和构建和谐舟曲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关资质认可或职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受

捐赠

资助

及其

使用

情况

         

填表人: 杨启金  联系电话:13399419010  填报日期:20150408